季羨林在《悲喜自渡》中說:「世上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呢?一個人倘若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消化人世悲喜,縱然會經歷坎坷,也必能得到圓滿。」
世事無常,無奈心酸都在路上。
漫漫人生路,時間不會因為我們的停擺而按下暫停鍵。
我們只能靠自己,一步一沉浮,於苦難中自渡。
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。
從自己身上找問題,一想就通;
從別人身上找原因,一想就瘋。
一個人後半生如何,就看是否懂得自渡。
身在低谷時,願意幫我們的人少之又少。
唯有學會自渡,才能在這個紛亂冗雜的世界淡然處世,波瀾不驚。
正如楊絳先生所說:「人總要嚥下一些委屈,然後一字不提的,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,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,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。」
以前跌倒了,就坐在地上大哭一場;
長大後跌倒了,只有默不作聲,拍拍塵土,接著往前走。
人到中年,左手要拽著孩子,擔心他會亂跑,右手要托著父母,害怕父母掉隊。
發現身邊都是依靠自己的人,有時候難免感到孤獨,無助。
越是在焦慮的時候,我們越要冷靜下來,審視自己的生活,找回內心的穩定和秩序。
當我們熬過當下這關,以前所有的挫折都將成為前進的動力。
受盡磨練的我們,也會變得更強。
願你在脆弱和迷茫中學會堅強,願你永遠無畏時光,給自己療傷。